國際快訊
英國推出電動汽車購車折扣以提振需求
7月14日,英國政府宣布,將針對售價不超過3.7萬英鎊的電動汽車推出最高3,750英鎊(約合5,037美元)的購車折扣。這項新計劃旨在更好地協調消費者需求與凈零排放目標。英國政府將為該折扣計劃投入6.5億英鎊,自7月16日起,一旦汽車制造商加入該計劃,消費者即可享受相關優惠。
特朗普的銅關稅令美國汽車業雪上加霜
企業高管和行業專家近日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進口銅材料征收50%的關稅,這在美國汽車行業引發擔憂,因為這可能讓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更難承受關稅及不斷上漲的成本。美國市場嚴重依賴進口銅、鋁和鋼材,而新建產能可能需要數年時間,因此企業正爭相從有限的供應商處采購金屬材料,進一步推高了價格。
日元貶值沖擊日本二手車市場,本土經銷商陷破產潮
企業研究公司Teikoku Databank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前5個月日本二手車經銷商破產數量達50家,同比激增56%,直逼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的歷史峰值。盡管日本國內通脹推高二手車需求,但持續走弱的日元匯率使海外經銷商在拍賣市場獲得顯著價格優勢。這導致日本本土二手車商出現大規模經營危機。
受特朗普關稅影響 南非對美汽車出口暴跌
南非汽車制造商協會(naamsa)近日表示,受美國總統特朗普加征進口關稅的影響,2025年第一季度南非對美國的汽車出口大幅下降,4月和5月的出口量更是暴跌逾80%。美國是南非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也是南非汽車的重要出口目的地。長期以來,根據美國《非洲增長與機會法案》(AGOA),南非產的汽車可免稅進入美國市場。
聚焦·傳統車企新動向
本田與日產將聯合為下一代汽車開發通用操作系統
近日,《日經新聞》報道稱,本田汽車與日產汽車已展開磋商,計劃對控制車輛的基礎軟件進行標準化,以努力追趕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及美國的特斯拉。這兩家日本車企計劃在2030年之前推出搭載新軟件的車輛。
沃爾沃汽車因關稅及電動汽車車型延期計提12億美元減值損失
沃爾沃汽車公司將計提114億瑞典克朗(約合12億美元)的減值損失,原因是部分電動車型研發延期,且關稅成本持續攀升。該公司表示,研發受阻以及美國的關稅政策,已對其純電動車型EX90 SUV和ES90轎車造成沖擊。這筆一次性非現金減值損失將導致沃爾沃汽車第二季度凈利潤減少90億瑞典克朗。
比亞迪計劃將沙特業務規模擴大兩倍
中國汽車制造商比亞迪計劃加大在沙特阿拉伯的擴張力度。借助特斯拉在沙特啟動業務的東風,比亞迪將充分利用沙特打造新能源汽車新樞紐的發展契機。比亞迪于去年進入沙特市場,目前在當地已開設3家展廳,計劃到2026年下半年再新增7家。
通用汽車將在美國田納西州工廠生產成本更低的電池
通用汽車計劃與其韓國合作伙伴LG新能源在美國田納西州的合資工廠生產成本更低的磷酸鐵鋰(LFP)電池。這項電池技術在美國其他車企中也日益受到青睞,包括通用汽車的本土競爭對手福特汽車。通用汽車7月14日表示,將于今年晚些時候開始改造其田納西州斯普林希爾工廠的電池生產線,預計2027年末啟動商業化生產。
Stellantis因關稅推遲2026款道奇Hornet車型生產
Stellantis集團7月14日表示,將推遲2026款道奇Hornet緊湊型跨界車的生產,以“評估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道奇Hornet與阿爾法?羅密歐的Tonale屬姊妹車型,其生產基地為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詹巴蒂斯塔?維科(Giambattista Vico)裝配廠。該車型出口至美國時,需繳納25%的關稅。
Stellantis前銷售高管回歸 主導北美經銷商戰略
曾負責Stellantis加拿大業務及美國零售銷售、于2024年5月離職的Jason Stoicevich已于7月14日重返Stellantis公司。一位公司發言人證實,Stoicevich目前負責Stellantis北美地區的經銷商戰略與業績事務。他將向Tim Kuniskis匯報工作。Tim Kuniskis本月被任命為Stellantis公司北美地區美國品牌、市場營銷及零售戰略負責人。
聚焦·供應鏈
中國批準新思科技以350億美元收購Ansys
7月14日,新思科技(Synopsys Inc.)獲得中國監管機構批準,將以350億美元收購美國Ansys公司,這一決定將為Ansys在芯片設計軟件領域的市場主導地位提供重要保障。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其已對上述收購交易給予有條件批準,要求新思科技剝離整個光學和光子器件仿真業務,并要求Ansys剝離功耗分析軟件相關的研發、分銷、許可、銷售等業務。
聚焦·電(dian)動化
6月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激增24%,但北美市場表現疲軟
7月15日,市場研究公司Rho Motion表示,隨著中國和歐洲的電動汽車轉型勢頭持續,6月全球電動汽車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同比激增24%,達到180萬輛。不過,Rho Motion的數據經理Charles Lester指出,當月美國電動汽車銷量下降了1%,且今年將難以回升,原因是特朗普總統的稅收支出法案比預期更早地削減了電動汽車稅收抵免。
松下在堪薩斯州開設第二家美國電池工廠
7月14日,松下公司斥資40億美元的美國第二家電池工廠正式落成。該工廠將生產電動汽車所用的鋰離子電池,是松下能源北美公司繼內華達州工廠之后的第二家電池工廠。這座工廠位于堪薩斯州的小城德索托,經過數月的延期后,定于8月啟動生產。
必和必拓與比亞迪、寧德時代達成電池合作協議
澳大利亞礦業公司必和必拓集團已分別與電動汽車巨頭比亞迪的一家子公司及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簽署協議,將借助這兩家中國企業的技術,助力必和必拓的礦產實現脫碳。必和必拓將探索在其礦產運輸中使用比亞迪的商用車和輕型車輛,以替代柴油動力車輛;寧德時代將為必和必拓的采礦設備和礦山機車開發電池,并探索快速充電系統。
馬斯克:特斯拉股東將對投資xAI公司進行投票
近日,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公司計劃就是否投資xAI一事進行股東投票。馬斯克在回復X平臺上的一條帖子時稱,支持這家初創公司(xAI)的任何決定最終都不由他做主。他表示:“要是我說了算,特斯拉早就投資xAI了,”并稱,特斯拉會就此事進行股東投票。
Lucid CEO:美國關稅政策甚至將推高本土制造汽車的價格
7月14日,美國電動汽車生產商Lucid Group Inc.的首席執行官Marc Winterhoff在接受彭博電視臺采訪時表示,特朗普總統推行的關稅政策將推高汽車制造成本,即便在美國本土生產的汽車也無法幸免。汽車行業的全球化供應鏈意味著,美國本土制造商仍需從其他國家進口原材料和部分零部件。他稱,“在當前的關稅制度下,美國消費者購買汽車的成本將會上升,這是無法回避的。”